找范文网 >地图 >综合分类 >

关于重阳节的三句谚语

关于重阳节的三句谚语

时间:2025-06-04 作者:找范文网

关于重阳节的三句谚语(锦集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谚语吧,谚语通常是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谚语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重阳节的谚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重阳节的三句谚语 篇1

1、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重阳日酬李观》

2、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九日登巴台》

3、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4、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5、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6、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

7、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8、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9、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10、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1、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九日雨中》

12、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作》

13、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九日登高》

14、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15、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旅中重阳》

16、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1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18、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19、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20、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月九日》

21、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九日》

22、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重阳日寄韦舍人》

23、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蜀中九日》

24、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重阳日即事》

25、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醉花荫》

26、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

27、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旅中过重阳》

28、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丁巳重阳》

29、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30、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闰九月九日独饮》

关于重阳节的三句谚语 篇2

1、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婺州水馆重阳日作》唐韦庄

2、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阳日寄浙东诸从事》唐李郢

3、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九日酬颜少府》唐高适

4、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九日》清万夔辅

5、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九日北楼宴集》唐权德舆

6、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客中九日》明王翃

7、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万里心。——《两绝句》宋陈与义

8、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

9、闻道东篱菊已黄,无因移向酒樽旁。西风忽起野烟暮,落叶乱飞山树苍。雁带寒声归渚急,江涵秋水与天长。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九日登鸡鸣山》清韩畕

10、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重阳》南宋文天祥

11、万里惊飙朔气深,江城萧索昼阴阴。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九日遇雨二首》唐薛涛

12、天涯重九。独对黄花酒。醉拈黄花和泪嗅。忆得去年携手。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清平乐》宋石孝友

13、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九日寄行简》唐白居易

14、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唐李嘉祐

15、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九日书怀》元王冕

16、雨阻龙山会,云荒戏马台。且看黄菊放,休待白衣来。事业书千卷,功名水一杯。登临聊复尔,吟啸漫徘徊。——《漫兴十八》元王冕

17、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18、四时令节惟重九。况此日、逢佳偶。金菊已花杯有酒。瑶池宴罢,一枝斜插,好作渊朋友。翠眉淡淡匀宫柳。比似年时更清瘦。双绾带儿新结就。长情恩爱,随家俭约,素与君同寿。——《青玉案》宋倪翼周

19、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鹧鸪天》宋郭应祥

20、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21、身闲身健是生涯。何况好年华。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朝中措》宋范成大

22、少逢重九事豪华,南陌雕鞍拥钿车。今日蜀州生白发,瓦炉独试雾中茶。——《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南宋陆游

23、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唐严维

24、老觉人间岁月遒,愔愔窗户一灯幽。读书已废虚长夜,护塞无共负盛秋。病齿何堪食粱肉,残躯惟念制衣裘。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秋夜》南宋陆游

25、老怀多感惊佳节,病骨宜寒喜薄霜。玉脍齑中橙尚绿,彩猫糕上菊初黄。几年虚负登高兴,何许重寻落帽狂?浅酌易醒归薄暮,又成支枕独焚香。——《壬子九日登山小酌》南宋陆游

26、夔州鼓角晚凄悲,恰是幽窗睡起时。但忆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赐萸枝。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佳日掩门君莫笑,病来纱帽不禁吹。——《夔州重阳》南宋陆游

27、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重阳》唐司空图

28、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29、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采桑子重阳》

30、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九日》唐杜甫

31、秋树风高,可怜憔悴门前柳。白衣去后。闲却持杯手。一笑相逢,落帽年时友。群知否。南山如旧。人比黄花瘦。——《点绛唇重阳》元李俊明

32、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九日落星山登高》唐徐铉

33、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重阳夜旅怀》唐郑谷

34、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

35、破村寥落过重阳,独自撄宁葺草房。风撦红蕉仍换叶,雨淋黄菊不成香。野猿偷栗重窥户,落雁疑人更绕塘。他日若修耆旧传,为予添取此书堂。——《秋晚自洞庭湖别业寄穆秀才》唐皮日休

36、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只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重阳》南宋文天祥

37、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九日》唐李群玉

3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39、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庚午岁九日作》唐齐己

4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41、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重阳阻雨》唐鱼玄机

42、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又是江南离别处,烟寒吹雁不成行。——《有九日道中凄然忆潘邠老句》宋方岳

43、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44、老去登临兴未删,便乘小艇放溪湾。高原水浅苗初出,密树霜浓叶渐斑。——《九日放舟山塘》清施何牧

45、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雨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46、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九日登高》

47、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九日》唐王勃

48、九日无欢可得追,飘然随意历山陂。蒋陵西井风烟惨,也有黄花一两枝。——《九日》北宋王安石

49、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唐皎然

50、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漂泊》唐郑谷

51、今日陶家野兴偏,东篱黄菊映秋田。浮云暝鸟飞将尽,始达青山新月前。——《九日田舍》唐钱起

52、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唐白行简

5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54、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九日》唐杨衡

55、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重阳日访元秀上人》唐司空图

56、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唐崔曙

57、寒食吊之推,端阳悲郢客。如何重九日,不祀陶彭泽。——《九日杂咏》清赵与楩

58、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

59、凤去台空,庭叶下、嫩寒初透。人世上、几番风雨,几番重九。列岫迢迢供远目,晴空荡荡容长袖。把中年、怀抱更登台,秋知否。天亦老,山应瘦。时易失,欢难久。到于今惟有,黄花依旧。岁晚凄其诸葛恨,乾坤只可渊明酒。忆坡头、老菊晚香寒,空搔首。——《满江红》宋陈纪

60、风雨吴江冷,云天故国赊。扶头呼白酒,揩眼认黄花。客梦蛩声歇,边心雁字斜。明年又何处,高树莫啼鸦。——《九日家中》宋陈与义

关于重阳节的三句谚语 篇3

1、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2、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3、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4、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5、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苏轼《定风波·重阳》

6、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杨万里《野菊》

7、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8、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9、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10、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11、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12、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13、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14、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15、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6、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白居易《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见赠》

17、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18、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9、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0、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关于重阳节的三句谚语 篇4

1、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2、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3、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作》

4、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5、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6、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7、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8、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9、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10、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11、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九日登巴台》

1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3、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4、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

15、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6、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17、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18、自摘霜葱宜荐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19、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20、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2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

23、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24、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25、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26、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7、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8、菊花清瘦杜秋娘。——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29、记长楸走马,雕弓{扌笮}柳,前事休评。——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30、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1、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2、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梧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33、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34、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35、愁不肯、与诗平。——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36、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37、初见雁,已闻砧。——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38、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39、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40、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潘希白《大有·九日》

41、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重阳日酬李观》

42、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43、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露乍冷,寒将报。绿香催渚芰,黄密攒庭草。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樽在眼,从谁倒。强铺同处被,愁卸欢时帽。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李之仪《千秋岁》

44、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45、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重阳阻雨》

46、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47、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旅中过重阳》

48、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49、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50、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5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2、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53、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54、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55、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参》

56、近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57、凤城歌管有新音。——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58、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59、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60、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关于重阳节的三句谚语 篇5

1.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2.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3.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4.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5.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7.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8.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9.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10.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11.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

12.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13.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

14.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15.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16.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17.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

18.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19.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

20.不怕事难,就怕手懒。

21.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22.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23.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24.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25.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26.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27.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28.不笑补,不笑破,只笑日子不会过。

29.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赃不均狗咬狗。

30.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31.馋人家里没饭吃,懒人家里没柴烧。

32.常赌无赢家。

33.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34.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35.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36.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37.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

38.长兄如父,老嫂比母。

39.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门。

40.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41.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关于重阳节的三句谚语 篇6

枣芽发,种棉花。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春雷响,万物长。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立冬有风,立春有雨;冬至有风,夏至有雨(山西)

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闽南)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北方)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北方)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闽南)

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闽南)

关于重阳节的三句谚语 篇7

1、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2、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3、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5、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6、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7、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8、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9、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10、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11、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12、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13、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

14、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15、母爱之爱,春天常在。

16、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女儿九个像娘。

17、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18、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9、女是娘的罗裙带。

20、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21、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

22、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3、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

24、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25、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26、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2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8、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9、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父亲是多么严厉的法官啊!——忒壬斯

30、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3、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34、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35、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36、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弟子规》

37、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38、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3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0、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41、有其母,必有其女。

42、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43、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44、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45、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46、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47、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4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49、长幼有序。——孟子

50、母勤女懒。

本文来源:http://www.zfw24.com/z/2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