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范文网 >地图 >综合分类 >

感恩教育活动报告

感恩教育活动报告

时间:2024-01-24 作者:找范文网

感恩教育活动报告合集。

好的报告不仅包含文字,还可以提供图片、表格和视频媒体等内容,在平日里的学习工作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写报告的格式要注意什么呢?根据您提出的要求我们为您搜集整理了一篇“感恩教育活动报告”,祝您在阅读文章时有所获得!

感恩教育活动报告 篇1

关于开展“感恩励志”主题班会活动的

申请报告

学校政教处: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和学校政教处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德育工作,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知恩感恩、拼搏学习、奋发向上的热情。经集体商议,拟在高2013级17-22班学生中开展“感恩励志”主题班会活动。

活动计划附后,希望学校政治教育办公室批准!

2013级17、18、19、20、21、22班

2010年12月8日

附:感恩励志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学会感恩、学会报效为主要内容,结合学校实际,遵循学校德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通过主题团(班)会形式,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让学生关注、反省自己的现实生活,培养感激父母、感激他人、感激社会的情感,进而培养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不断进取、奉献的精神。把学生培养成诚实守信、道德高尚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志愿者。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学会“知恩”,使学生明白自己无时无刻都在感受亲人、朋友、学校和社会的恩惠。

2、让学生学会“报恩”,懂得对生活和他人心存感激。

3、让学生学会“施恩”,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4培养学生刻苦学习,不断进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培养学生成才报效祖国的愿望。

三、 活动主题:

“情满校园心存感恩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四、活动形式:

“感恩励志”教育,立足学生实际,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情况,长期、持久地开展下去,要将日常的教育渗透与有计划的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其基本的方法和途径有:

1、召开以“感恩、责任、奋进”为主题的团(班)会。

2、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感谢”活动,感谢父母。

3、举办“情满校园,心存感恩,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感恩励志集体合唱。

五、集体合唱活动方案:

拟定时间:2010年12月19日下午6:10-8:00

地点: 学校阶梯教室

座位安排:17班,2-5排,18班,6-9排,19班,10-13排

20班14-17排 21班18-21排 22班22排以后

出站方案:每班根据座位顺序从立柱一侧的过道上下车。台上站四排。

出场顺序:

先由22班演唱 《四川省邻水中学校歌》

1、20班演唱曲目 《父亲》 《我的未来不是梦》

2、22班演唱曲目 《朋友》 《飞的更高》

3、18班演唱曲目 《超越梦想》 《朋友》

4、19班演唱曲目 《母亲》 《明天会更好》

5、21班演唱曲目 《奔跑》 《阳光总在风雨后》

6、17班演唱曲目 《真心英雄》 《男儿当自强》

结尾六个班合唱曲目 《感恩的心》

六、组织领导:

2013年17-22个班班委、团委

七、总结“感恩励志教育”活动:

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组织策划的班级、团支部和个人将受到全班的表彰

1选楼感恩励志教育先进班委、团支部

2、评选班级内“感恩励志教育优秀学生”

3、总结感恩励志教育成果,使学生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育之恩,在学习中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刻苦学习,励志成才,报效祖国。

感恩教育活动报告 篇2

今年我校围绕“感恩”开展了学生寒假实践活动,即“四个一”活动:“每位学生写一篇感恩父母的文章,说说父母的特征和爱好,说说在自己印象中关于父母的最深刻的事情;为父母作一张感恩卡,写上温馨的祝福,真诚的拥抱;一天真诚为父母服务,为父母梳头,为父亲捶背,为家人做饭,安排家庭成员的衣物和用品;与父母保持开放的心态交流,谈论您的愿望和困惑,并倾听父母的殷切期望和真诚的关怀。”

在上个学期的系列感恩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寄宿制的特点,将“四个一”活动作为感恩实践活动利用假期布置给学生,并以记录和问答的形式制作《反馈表》要求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如:1、“写一篇感恩父母的文章”,这篇文章你拟的题目是什么?

请摘录原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一段。2、“制作一张感恩贺卡”,请你介绍贺卡制作或赠送的过程,并将卡片里感恩的话语写下来。3、“为父母真诚服务一天”,请描述你是怎样为父母服务的?

如服务时间、内容、家长感受等。4、“与父母做一次敞开心扉的心灵沟通”,请你描述沟通的形式、内容和感受。最后学生家长做出评价。

开学后全校进行反馈小结。

据统计,上学期共发出652张表,开学后**564张,**率为86%,其中有效表为477张,合格率为73%。从学生的反馈表来看,初中生的学业成绩好于高中生,且质量较高;初一年级几乎全部完成,学生写的文章由语文老师批改,以《感恩的心》、《奉献》、《给爸妈的一封信》、《说声谢谢》等为题的较多。在制作贺卡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自己设计、剪下来,直接送给父母。图案以心型为主。

在为父母服务上,以做家务事为主,也有许多给父母洗脚捶背梳头的,也有当父母生病时,端茶送水喂药的,等等。在与父母谈心上,克意去谈得很少,很多都是见缝插针的谈话,饭桌上谈话,一边看电视一边谈话,大部分学生谈完后写到:“很愉快”“收益良多”“印象深刻”“关系更进了一步”等。

也有些学生不好意思谈,或不愿谈,认为很俗,认为“真爱不必天天说”等等。

感恩教育活动报告 篇3

.新汶街道实验学校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绝大部分孩子已经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已成社会的主导。在家里,父母、《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研究》

新汶街道实验学校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绝大部分孩子已经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已成社会的主导。在家里,父母、亲戚对他们的照顾和照顾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

在课堂上,教师始终以学生为本,注重鼓励和表扬,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张扬。按理说,在这种关爱关爱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为他们付出的辛苦。但是恰恰相反,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太阳”,在班级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我不知道如何尊重老师和老师,关心别人。许多学生缺乏感恩的意识。

素质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分强调个性的凸显,忘记本源,容易使孩子丧失基本的道德标准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这种自私自利,只知道拿,不知道奉献的不良倾向,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是危险的。

我国一向重视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然而德育的缺陷也不容忽视,一些“以怨报德”的悲剧,看了让人心痛。除了心痛,让我们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同时,这些悲剧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班级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特别是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生活在感恩心态中的人,总是会珍惜生命的,是不会任意地糟蹋自己和别人的生命的。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人。对育我们的教育,我们必须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感恩品质。

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他们的心受到感动和理解、包容、关心和关怀;学会感恩,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所享受的精神和物质产品来自他人的创造,珍惜和尊重他人。而对于家庭养育之情、社会培育之恩的回报之愿,正是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心产生的沃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只有学会感恩,人们的内心才会充满温暖,人们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人生的道路才能越来越宽广。

2012年我们着手“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载体的创新。它的取向性在于让师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老师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和养育之恩……从而诱发生命的感动,唤醒心灵的真善,催生行动的回报。

研究表明,97%的孩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的品性的。因此,孩子们的感恩教育应该从小做起,越早越好。

2、 关键词界定与政策理论基础

1、关键词

(1)“感恩教育” 什么是感恩呢?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说白了就是知恩、报恩。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2)“小学生” 指小学(1~6)年级学生。

2、政策理论

(1)中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志愿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2)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我们应该注重熏陶和感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些内容。

(3)主体教育理论。

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4)人本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为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三、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感恩教育活动报告 篇4

新汶街道实验学校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绝大部分孩子已经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已成社会的主导。在家里,父母、亲戚对他们的照顾和照顾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

在课堂上,教师始终以学生为本,注重鼓励和表扬,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张扬。按理说,在这种关爱关爱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为他们付出的辛苦。但是恰恰相反,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太阳”,在班级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我不知道如何尊重老师和老师,关心别人。许多学生缺乏感恩的意识。

素质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分强调个性的凸显,忘记本源,容易使孩子丧失基本的道德标准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这种自私自利,只知道拿,不知道奉献的不良倾向,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是危险的。

我国一向重视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然而德育的缺陷也不容忽视,一些“以怨报德”的悲剧,看了让人心痛。除了心痛,让我们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同时,这些悲剧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班级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特别是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生活在感恩心态中的人,总是会珍惜生命的,是不会任意地糟蹋自己和别人的生命的。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人。对育我们的教育,我们必须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感恩品质。

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他们的心受到感动和理解、包容、关心和关怀;学会感恩,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所享受的精神和物质产品来自他人的创造,珍惜和尊重他人。而对于家庭养育之情、社会培育之恩的回报之愿,正是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心产生的沃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只有学会感恩,人们的内心才会充满温暖,人们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人生的道路才能越来越宽广。

2012年我们着手“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载体的创新。它的取向性在于让师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老师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和养育之恩……从而诱发生命的感动,唤醒心灵的真善,催生行动的回报。

研究表明,97%的孩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的品性的。因此,孩子们的感恩教育应该从小做起,越早越好。

2、 关键词界定与政策理论基础

1、关键词

(1)“感恩教育” 什么是感恩呢?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说白了就是知恩、报恩。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2)“小学生” 指小学(1~6)年级学生。

2、政策理论

(1)中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志愿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2)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我们应该注重熏陶和感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些内容。

(3)主体教育理论。

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4)人本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为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三、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1)文本阅读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感恩教育的文献收集和研究,尤其关注我国传统文献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我们应该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突破。

(2)调查分析法:在课题实施阶段,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调查分析我校的现状等,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相应的措施。

(3) 行动研究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研究每种具体方法的效果。

(4) 案例研究法: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

(5) 经验总结法:收集和总结项目研究各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实践中检验、提炼和提高认识。

四、课题实施的基本过程

(一)阶段范围

1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

建立课题组、落实分工、加强理论学习、拟订总课题方案、构建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做好课题实施准备。

2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4年12月

根据本方案的研究内容和策略落实研究计划,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举行实践研讨整合意见,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推广,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

三。总结阶段:2015年1月至今

对预期目标进行评估,并对项目进行总结;整理物化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并提交相关部门进行项目评估。

(二)措施保障

1、健全组织机构。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加强了对研究过程的组织领导。项目成员年龄结构均衡,专业能力强,素质高。

采用课题专人负责制,由校长亲自主抓,政教主任具体抓,分工明确,层层落实,全体成员在研究中积极参与,合力攻坚,形成领导重视,师生协同作战的课题研讨氛围。

2、理论提升。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实现对研究的有力理论支持和监督。根据研究内容,应加强教师培训。培训形式包括自学和专题讲座。

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参观、学习,多次聘请专家来校指导,为学校的课题研究活动建构充实的理论框架,促进教师先进教育理念的不断内化。在不断学习、研究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提高了他们的理性认识。

3、享受过程、关注评价。 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信息,正确调控研究过程,加强课题资料的研究、建档、积累、整理和分析,不断总结经验。

4、创造和谐的教育实验氛围。我校注重校内外环境建设,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及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加强与各实验学校的交流研讨活动,创造和谐的教育实验氛围。

5、关注信息交流。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提供畅通的信息渠道,扩大信息的接触面,占用大量信息。积极开发信息资料,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环境。

6确保项目研究所需经费,加强软硬件建设。科研经费全部用于购买科研资料和教师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执**况

1每个年级选一个班开展前期研究工作,六个班作为实验班开展实验工作。

以张兆峰、陈燕、冯莉、滕培战、马文、刘盼六位实验教师所在的班级作为实验班首先开展实验研究工作,课题组副组长孙同林、马拓全程参与指导。

在实验过程中,6名实验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按照实验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保证了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通过各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可以开发他们的感恩心理潜能。

(1)举行感恩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用语言去欣赏付出生命的父母,因为他们可以让自己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感激那些自强不息的人,因为他们的爱使他们成长;感激教育自己的老师,因为他们的教导才使自己变得有文化,有修养。我感谢所有给予他们一点点关心和帮助的人。

感恩主题班会,给学生一个表达爱心的平台,让学生在感恩大餐中吸收营养,让自己的情绪得到升华。

(2)通过晨会课、班会课、课余活动等,给学生营造一个以“感恩”为主体的的教育氛围,净化学生的心灵。

(3)通过翻阅书籍或网络搜索,寻找与“感恩”相关的句子,并在教室的展示栏书写,然后在晨会课上朗读。找寻句子的学生要多,朗读时,要求都要带着感情,认真体会每一段感恩的语句,让人听起来就好像一棵棵种子已播撒进了他们心灵中那片神奇的土地,遇到雨露,正在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4)收集“感恩”的故事,通过故事会的形式,在班级中宣扬“感恩”,让学生从故事中去感知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陌生人的关爱,由心底发出感慨,由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舍弃以自我为中心,试着从他人的角度看待生活的艰辛,体味人生的冷暖,感受浓浓的亲情。

(5)布置写一封感恩的信。由于学生在写感恩信时,首先触动的是自己的心灵,因此字里行间必定蓄满了久藏于心底的那份真挚之情和对父母的无比感激。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真挚,让人读来,一定是泪流满面,令人难忘。

表达爱心的方式有很多,如:

① 帮助父母做家务:打扫、洗碗、洗衣服、打扫房间等。

②给父母捶捶背、按按肩膀、洗洗脚等。

经常问候,让工作了一天的父母,回到家中,便能从自己孩子口中,听到最舒心的话语,在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同时,忘却一天的疲劳和烦恼。

③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④帮助别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学生每做过一件感恩的、有爱心的事,就在爱心记录卡上记录好,每月评比一次,评出最有爱心的五名学生,给予表扬并颁发“爱心”小勋章。这项活动鼓励和促进学生开展感恩活动。

(7) 利用特殊的日子开展感恩节活动

特别的日子是感恩的最佳时机,如父母生日、母亲节、父亲节、国庆节、教师节、感恩节等。可送上一张贺卡,一朵鲜花,一封感恩的信或一条信息,哪怕一句温馨又真诚的祝福也可以。

经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进一步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有着进行感恩教育的先天优势。因此,我们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感恩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素材,让学生知恩,学会感恩。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之恩、社会之恩、祖国之恩、自然之恩等。

如有《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我不是最弱小的》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新风尚;《特殊的葬礼》使我们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等。

每月课题组成员集中交流实验状况,五位实验班的实验教师介绍实验现象、实验成果、实验经验等,再把实验中的困难和困惑提出来,大家讨论想办法解决。课题组副组长孙同林组织课题组成员陈燕、张兆峰不定期的进行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从另一方面了解课题实验的进程效果,另一位课题组副组长马拓组织课题组成员冯莉、马文对实验材料进行整理,总结一些有价值,可推广的经验。

感恩教育活动报告 篇5

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因为他们不仅给了我们生命,也滋养了我们。感恩父母是道德的最低要求和底线。如果一个人不爱他的父母,他怎么可能爱他的同学和社会。

1、开展征文活动

学生每人写一篇“亲情作文”,校内评比。时间:10月1日至11月24日。

参考题目:《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父母的手》、《还给父母一个吻》、《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册》等,题目可自拟。作文交给该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初评,然后每个班交3篇优秀作文交给语文学科组进行综合评价,优秀的作品予以展示。

2布置爱心作业(全程活动)

(1)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2) 给你父母一件手工作的生日礼物

(3)拍打背,给父母洗一盆水,洗脚

(4)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3、举行主题班会:“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

(1) 把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费用加起来,自己算家长的投资。

(2)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

(3) 假设你毕业后的收入,计算一下你需要多少年才能偿还你的父母。

4、开展“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主题一封家书活动。

《1》《2》

(二)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

要对自己的老师感恩。因为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教学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

1、举行“感激师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时间定于10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参考题目:《世恩难忘,师情永存》《给老师的一封信》、《母校-我成长的摇篮》

2、《我爱我师》征文大赛和校园感恩歌曲大赛

3、结合“学会感恩,乐于奉献”主题活动的要求,以“感恩”为内容,各班出好一期黑板报,在班级、校园内营造感恩的氛围。

4、在全校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要求所有学生讲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遇见年长者(不管是校内工人、教师家属,还是校外来校办事人员)自觉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您早”、“您好”,然后逐步推广到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同学。

上课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向老师献真情。

5、征集感谢老师的格言。

1)各班利用班会课进行评比,做到每位同学都发表意见。

2)各班上报最精彩的格言五条

(三)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

要对自己的同学感恩。因为他们不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更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在交流中获得欢乐和充实。

1、开展以“同学如手足”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

2、“我为同学做一事”。

3、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活动。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慷慨友爱,引导他们学会感恩和奉献。

五、活动总结及成果上报

“感恩教育”重点月活动结束后,各班将活动中取得的经验、收集的资料、总结整理好于11月上旬上交到政教处。学校根据活动情况每班级将评选出3名“知恩图报”学生,并在全校进行表彰奖励,使“感恩教育”活动能够激励学生长期化、主动化。

6、 感恩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各班主任、语文教师、学生会干部、团委会干部

(1)(2)

本文来源://www.zfw24.com/z/616.html